11月18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語言與文化研究高層論壇在我校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廣東外國語言學會指導,我校主辦,我校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承辦,我校外國語學院、中國邏輯學會語用學專業委員會、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協辦。本次論壇以“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語言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主題。來自國(境)内外七十多所高校共20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廣商,共赴學術盛會。
中新廣州知識城合作事務辦中心合作促進處陳土華處長、廣東外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吳莊教授、我校校長馬蔚蘭教授等出席論壇開幕式。儀式由我校副校長郭航主持。
馬蔚蘭在開幕緻辭中歡迎與會代表齊聚廣商參與學術盛會,共同緻力于新時代外國語言文學的内涵建設。她簡要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及國際化辦學成果。馬蔚蘭表示,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語言與文化研究高層論壇是我校主辦的重要學術交流活動之一,旨在更好發揮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緊密聯系語言學域的學術精英和新銳學者,努力構建一個集教育培訓、科研創新、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的學術平台。學校将密切關注國家戰略,以提高國際語言文字素質和語言文化傳承為目标,開展新形勢下的語言文字推廣戰略研究,共同緻力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
陳土華在緻辭中介紹了中新廣州知識城的區域優勢和發展成果,并肯定了我校在國際化辦學方面取得的成果。他指出,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文化是心靈的樞紐。陳土華期望通過論壇搭建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台,加強語言與文化研究,煥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活力,為區域融合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文基礎和提供豐富的智力支持,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競争中的地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吳莊在緻辭中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語言與文化事業的發展曆程。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語言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僅關系到地區的繁榮,更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本次論壇的指導單位,廣東外國語言學會期待和與會專家、學者一起碰撞出思想火花,凝練出真知灼見,為更好實現大灣區語言與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講好中國故事、促進跨文化傳播貢獻力量。
開幕式結束後,論壇進入主旨報告環節。主旨報告環節特邀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李清平教授、我校外國語學院執行院長郭遂紅教授、南華大學語言文學學院執行院長劉彬教授主持,論壇特邀嘉賓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精彩的發言。
澳門大學李德鳳教授以“認知翻譯學與語料庫翻譯學交叉:影響與創新”為題作報告。他指出,認知翻譯與語料庫翻譯研究的交叉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這個領域将實證研究結果與理論觀點相結合,讓譯者對翻譯過程和實踐理解得更為全面。他對翻譯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并對翻譯學的未來進行展望。
香港理工大學李德超教授以“從ChatGPT、DeepL和人工譯文之比較看科技對翻譯培訓的挑戰”為題作報告。他以香港理工大學為非翻譯專業的學生開設的“翻譯與中國社會”的課程為例,分析了機譯與人譯的優缺點,并指出了人類譯員在某些翻譯過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呼籲翻譯教師在面臨翻譯技術變革時調整課堂翻譯評估和培訓内容。
澳門大學徐敏慧教授作題為“文化思維定勢與慣習遲滞效應——以戴乃疊《貴生》譯本的性(别)話語翻譯為例”的報告。她分析了戴乃疊《貴生》原文本中對女性的相關描述,指出譯者慣習及其遲滞效應在翻譯中的中介作用,為選擇合适的譯者提供了新的視角。
湘潭大學胡強教授以“切斯特頓随筆中的文化焦慮”為題作主旨報告。他介紹了切斯特頓在随筆中的帝國幻象與文化意識形态問題,闡釋了切斯特頓審慎的文化立場,并探讨了帝國經驗、生活方式、文化認同等關鍵詞對當前社會的參考意義。
暨南大學朱紅強教授作題為“類型與主題:中國兒童繪本封面多模态話語實踐與跨文化傳播”的報告。他指出,中國兒童繪本封面以文字和圖像相結合,是典型的多模态語篇。他認為讨論中國兒童繪本在英語世界中的多模态話語實踐與跨文化傳播之間的關系,将有利于提高大衆對繪本的接受程度,有利于繪本實現更佳的傳播效果。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劉茂生教授以“英國戲劇的倫理叙事研究”為題作報告。他結合英國社會曆史文化語境,分析戲劇經典作品中蘊含的倫理道德内涵,歸納總結貫穿英國戲劇發展、倫理道德與審美藝術相結合的倫理叙事與倫理傳統特點與規律。
深圳大學張廣奎教授作題為“從松尾芭蕉到龐德:英語俳句詩學研究”的報告。他從英語俳句的起源、英語俳句的重大學術史事件、英語俳句的傳播和發展、英語俳句的詩學要素以及英語俳句的發展啟示等方面全面闡述了英語俳句詩學的核心問題。
廣東财經大學周紅輝教授作題為“譯者主體性的社會-認知語用闡釋”的報告。他從社會-認知語用學對譯者主體性進行新闡釋,揭示譯者主體性的認知根源、機制和特征,以及譯者主體性的社會關聯性和對等機制,為翻譯研究提供了另一種視角。
為深入探讨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語言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論壇設置了以語言和文化為主題的兩個平行分論壇。語言研究分論壇由廣東金融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副院長陳樹坤主持、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韓景泉教授點評;文化研究分論壇由我校陳剛副教授主持、我校林嘉新教授點評。在論壇發言中,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知識翻譯學對中國傳統文化外譯的啟示、粵語文化特色的生動體現、高校英語能力培養模式研究、虛拟數字人語用身份的類型及建構等話題展開分享,并傾聽其他專家、學者的報告及點評,論壇現場學術交流氣氛活潑熱烈。
論壇閉幕式上,我校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副院長楊粵青作總結發言并祝賀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她指出,“語言”和“文化”研究在促進人文交流、價值認同、區域乃至全球交流與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為語言和翻譯之旅提供了新的視角,對粵港澳大灣區傳統與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重要啟發作用,為培養适應新時代需求的國際化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啟示。
我校莫愛屏教授在閉幕辭中充分肯定與會專家、學者為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語言與文化研究高層論壇帶來的學理思考和經驗分享,并對境内外專家和同仁的傳經送寶及組委會全體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表達誠摯謝意。他認為主旨發言專家的真知灼見大大豐富了論壇的内涵,分論壇的熱烈讨論也異彩紛呈,這是一次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盛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語言與文化研究高層論壇的成功舉辦,是我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成果。該論壇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圈發展經驗和思想的交流,彰顯了“語言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時代價值,為深化學術合作與交流搭建了平台。
馬蔚蘭校長緻辭
中新廣州知識城合作事務辦中新合作促進處處長陳土華緻辭
廣東外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吳莊緻辭
郭航副校長主持開幕式
澳門大學李德鳳教授作主旨報告
香港理工大學李德超教授作主旨報告
澳門大學徐敏慧教授作主旨報告
湘潭大學胡強教授作主旨報告
暨南大學朱紅強教授作主旨報告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劉茂生教授作主旨報告
深圳大學張廣奎教授作主旨報告
廣東财經大學周紅輝教授作主旨報告
語言論壇嘉賓交流彙報(從左往右依次是陳宇堃、方愈、劉炘壕、潘詩欣、伍定強)
語言論壇與會嘉賓交流彙報(從左往右依次是鄭藝彬、葉蔔源、謝佩芸、張冰)
文化論壇與會嘉賓交流彙報(從左往右依次是陳剛、陳彬玥、何樂芸、劉磊、劉岩)
文化論壇與會嘉賓交流彙報(從左往右依次是劉旖旎、苗敕、唐傳鴻、張钊)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副院長楊粵青作大會總結發言
莫愛屏教授閉幕式緻辭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