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尋找我,擁抱我”----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
日期:2020-05-25 | 點擊量: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其發音與“我愛我”相似,就是提醒大學生要自尊、自愛。倡導大學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珍愛自我,追求更高生活質量,更好的了解自我,融入社會,健康成才。
5月25日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是具有特殊含義的。首先,5月1日是勞動節,代表着年輕人的激情與奮鬥,其次5月4日是五四青年節,代表着青年人的活力。五月本身就被人們賦予了和年輕人一樣的青春的氣息。
由于當今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的概念模糊,或者對其存在誤解,甚至有些人會因為面子問題不願承認自己存在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治療,使其心理進一步惡化,故引導他們增強心理健康意識,提高自我調适能力更有意義。
怎樣算是心理健康
?
心理學家将大學生心
抄
理健康的标準描述為以下幾點:
1.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2. 适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3.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4. 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5. 适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并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6.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7. 能保持人格的完知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适應社會的标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 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标。
9. 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道力,能适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10. 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标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谀,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贊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标準。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
(1) 首先,大學作為一個思想開放而且積極向上的地方,大學生也應該是這樣的。大學生更應該思想開放而且樂觀向上,在這樣的氛圍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大學的生活才不會顯得無聊,才會變得有意思。因此思想開放樂觀積極是最重要的,永遠保持對生活的激情。
(2) 其次,多與同學、老師朋友交流,大學不再像高中那樣累和忙。一個開放的地方需要我們更加廣泛的交流思想。一個人的健康不是在表面,而内心的健康要看他是否善于言談,能否傾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3) 第三,敢于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夠說出來,不能憋在心裡否則就會“生病”。我們看到那些很愛說話的人通常心情會很好,而沉默寡言的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當然這有性格的問題,也包括是否敢于表達的因素等。
(4) 第四,擁有一顆健康樂觀的心,這一點是任何人都應該擁有的。面對困難能夠迎難而上,不懼任何的逆境和困難,不斷鍛煉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夠應對一切。
(5) 第五,對生活永遠有渴望,保持對生活的激情。生活是美好的,作為大學生應該熱愛生活,對生活抱有希望。善待他人,互相幫助。這樣才是一個大學生應該有的表現,也是心裡健康的一個體現。
五月的初夏,一切都富有激情與活力。青年本就像五月的鮮花,激情四射,生命張揚。我們應該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态,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将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轉化為正能量,感染更多的同學,營造一個陽光、健康的校園氛圍,關愛他人,更要呵護自己!